民宿与空心村的邂逅民宿,究竟是民宿用真金白银激活了凋敝乡村的造血功能?
还是空心村用残存肌理为民宿经济搭建了天然秀场民宿?
热潮退去民宿,那些被粉刷一新的夯土墙下,是否藏着空心村真正的脉搏?
那些被流量浇铸的乡愁标本民宿,终将引向何方?
当乡村复兴再度成为文旅热词,当空心村成为招商PPT上的财富密码,更多村落依旧在沉寂中走向消亡民宿。我们采访了几位致力于用文旅产品改变乡村面貌的先行者,试图在他们的故事中,寻找更多答案——
2018年,苏州吴江区的一个传统村落——南厍村,一场关于乡村蜕变的序幕被悄然拉开民宿。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项目的入驻,将村内十余户老旧农房改造为融合苏式美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乡村民宿、共享空间民宿。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
「我想做一个让每个民宿都是民宿主对生活价值观的映射的非商业化空间民宿。」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的发起人张文轩认为,如果抛开其他,只谈对这个项目的理想状态,那一定是情怀至上民宿。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如同一颗种子,在南厍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民宿。
非岛
同一年,舟山定海盐仓,六爷带着非岛项目踏入了一个名为黄沙的古村落民宿。
「在我看来,乡村不应只是城市的附庸,而应拥有与城市并驾齐驱的魅力民宿。它有着城市不具备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它要有城市生活方式的配套。这,是我心中理想乡村的模样。」
出于这份对理想农村状态的执着追求,非岛项目的业态在黄沙村缓缓长出枝芽民宿。
与此同时,各地的古老村落,也在试图实现「空心村」的蝶变民宿。
浙江东阳市三单乡,是东阳全市的零工业、纯生态乡民宿。随着社会变迁,许多村民离乡入城。全乡人口1.1万人,常住人口仅0.4万,70%村庄为空心村。
2020年,林栖三十六院民宿入驻东阳市三单乡,盘活了三单乡的生态优势,带动了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学生研学、农特产品售卖等,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时借力非遗文化的业态发展,吸引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民宿。
江西赣州峰山村原属于典型的空心村,54栋农房中仅剩4户老人留守,大量农房和土地荒废闲置,老屋漏风,青石板杂草丛生,年轻人像候鸟一样往外飞民宿。
2024年,「百美村庄」项目在峰山村以「针灸式修复」唤醒54栋危旧民居,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共享乡村的发展成果民宿。
近十年,随着乡村旅居热度攀升,网红民宿、爆款宿集看似轻松地赢得天降流量,让更多籍籍无名的空心村,成为投资者眼中,潜力无限的宝藏民宿。
热潮中不乏冷静思考:什么条件下民宿,空心村能撕掉「空心」标签,成为文旅爆款?
「民宿,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坚实一份子,更是一把利刃般的敲门砖民宿。」
采访中,很多人都提及,因为民宿这一桥梁的存在,为凋敝村落引入了流量活水民宿。
其次,在民宿作为敲门砖进入了空心村后,活化在地文化定是其中关键一招民宿。
据2022年文旅部数据显示,全国60%的乡村民宿存在主题定位模糊、文化内涵薄弱的问题民宿。在此背景下,许多民宿主在投身空心村时,都有在做一个事——激活当地文化。
非岛
六爷透露,「在非岛,我们曾联手美院的学生,用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旧渔网,打造出一场震撼人心的艺术展民宿。未来,也计划着做一场关于渔业发展和演化的叙事、建造一座古法制冰厂的博物馆,让那些消失已久的生活文化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他还提到,「对于未来计划中的事情,许多细微末节皆需借当地村民去了解和体悟的,所幸,当地村民极为配合民宿。在他们眼里,有人进入这个村子,带动整村发展,已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如今要带动更多的文化发展,大家都特别支持。」
张文轩表示:「过去,我在东山做民宿时,将东山的非遗木雕文化融入其中,呈现给入住的客人民宿。但我并不靠卖非遗,只是把它作为客房的附加价值,让来这的人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浏览当地公众号对相关介绍,在民宿的设计上能看到一些木雕文化的肌理,既增加了民宿的文化气息,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民宿。在这里住宿,能真切邂逅非遗木雕古艺,别具意义。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人文茶室、芳香疗愈空间
再次,面对经济空心化的困局,发展多业态是条破局路民宿。
据了解,2022年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15%民宿。在传统农业附加值走低之时,从民宿到多元融合的路径成了可选良方。
例如,经过7年的发展,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民宿。在南厍村发展出了民宿、创意工作室、人文茶室、手作体验集合店、私房菜、芳香疗愈空间等综合业态。
非岛书局
民宿之外,非岛也在多元业态的协同发展民宿。引入了不少本地创业者来黄沙村开设面包房、酒馆、餐馆、书局、艺术中心、露营等共享业态。
最后,人是实现空心村逆袭的源头民宿。
所谓空心村?是青壮年外流,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占比超70%民宿。所以,在空心村的逆袭之路上,人才回流也是必要措施。访谈中,六爷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回答。
「乡村是用来生活的,我把非岛打造成适合人生活的社群,里面包含吃饭、住宿、休闲玩乐的业态民宿。正因此,吸引各方人才回流,有村民投身务工,也有外地青年踊跃加入。」
当民宿与其他业态兴起时,人才也在渐次回流,人口空心化的困局也在慢慢被解决民宿。
不容回避的是,在一些整村激活、大起大落的项目里,也不乏民宿热潮退去后,虽看似多元业态并进,却因误判市场接受度、刚需性与需求量,导致生意惨淡的情况民宿。
在后继经营乏力的现实挫败中,乡村很容易陷入「二次空心化」民宿。
例如,无锡严家桥村、尧歌里、南方泉老街、黄土塘村等传统村落,在民宿热潮中曾迎来客流高峰民宿。然而,随着热潮退去,一些村落可能盲目跟风,过度开发民宿和配套商业设施,导致供给过剩。比如,在尧歌里,资本为迎合假期流量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和业态布局,在非节假日难以维持,导致生意惨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商业浪潮民宿。为逐短期经济之利,部分乡村陷入「网红化改造」的怪圈。过度商业化的打卡点肆意疯长,更是导致乡村文化内核的二次空心。
例如,安徽宏村凭借独特的徽派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大量游客民宿。随着旅游开发,其核心区商铺密度超70%,商业氛围日益浓厚。而过度商业化也导致原住民外迁率达40%,古宅沦为拍照背景,传统生活场景被抽离。
各种问题的叠加,很容易让高歌猛进的乡村复兴新局面,转而复归空心化,黯淡收场民宿。
如何避免「二次空心」民宿?如何让民宿「自我造血」?
采访中,我们收集到一些历经实践的经验之谈民宿。
其一,合理掌握「发展节奏」民宿。
在乡村振兴与旅游开发的浪潮中,不少空心村借民宿产业短暂重焕生机,可流量红利消退后,「二次空心」危机却悄然浮现民宿。
对于规划民宿及各业态规模与流量的发展节奏,张文轩表示更倾向于将其视作一个循序渐进、自然生长的过程民宿。
白相里·乡村实践社区
「举个直观例子,曾有邀我将民宿项目引入某空心村,规划投入四千万改造20套房子民宿。巨额资金砸下去,短期内或许能引来流量,但社会会迫不及待要求快速回报。
我不会这么做,我更倾向于用四百万改造两套房子,这样社会对我的期待值降低,我就有充裕时间和空间,以低成本挖掘空心村的流量潜力民宿。」
其二,平衡情怀和商业,做好「守与变」民宿。
当网红化改造让乡村沦为拍照背景,当千篇一律的民宿消解了乡土韵味,村游的核心魅力——真实的生活质感与原生的文化肌理正在流失民宿。
从空心村到文化地标,六爷用7年坚守,证明了情怀与商业可以共生民宿。
复盘非岛项目的蜕变脉络,会发现早在规划之初,民宿就不是核心锚点,「非岛是以多元的生活方式为蓝图规划布局的」民宿。
非岛·望潮房 图片@携程
在精心雕琢各类生活业态的过程中,非岛项目发起人六爷,怀揣对村子的眷恋,保留了村中诸多「旧物」民宿。
比如民宿,在建造民宿时,部分民宿保留了当地老房子那承载着岁月痕迹的部分构造,亦或是沿用了历经风雨洗礼的原有石材;
在为民宿命名之时,更是紧密围绕着黄沙村这个海边村落的文化脉络,彰显出其独特的海洋基因民宿。
通过这些建筑空间的语言,留住了在地文化和生活肌理的元素民宿。
非岛·延龄酒家
非岛在黄沙村打造的延龄酒家,名称「延龄」在寓意长寿之外,也寄托着主理人慎章翔对外公的深切怀念——其外公生前是厨师,擅长制作湖州菜民宿。
延龄酒家以传统湖州风味为特,推出湖州臭豆腐、糖醋排骨等家常菜品民宿。随着东海百里文廊的全线开放,延龄酒家成为观光游客歇脚就餐的热门场所,几道家常小菜、一壶清茶,为游客扫去一身疲惫。
「是一家餐馆,也是乡村文化记忆的载体」民宿。
「在平日里和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我慢慢了解村民的诉求,所以我会鼓励村民重拾往昔劳作,利用好自家土地,继续在农田耕作,如复种那些曾被搁置的作物,让村子渐复旧时风貌民宿。要是没人收购他们的农作物,我便主动收下,再拿到外面售卖。」
七年时间,非岛发展得很慢,相较那些为获得更大流量而快马加鞭的文旅项目,在商业化驱动下盲目扩张,大量占用村内公共资源和土地,挤压了村民的生存空间,「村民们的生活需求如果被打乱了,村落还会有我们期待的慢生活美学吗」民宿。
在乡村复兴的时代命题里,成功案例不断涌现,也不乏大量资源在无序开发、贸进中被浪费、损耗、闲置民宿。
2025年,人人都叹「民宿难做」,或许,这段被迫放慢脚步的时光里,有人正在酝酿下一次的复兴力量民宿。